5月27日至31日,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主办了“全球发展青年领袖之家”首次“中国行”活动。本次中国行活动组织中外优秀青年代表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赴福建厦门市、宁夏银川市和中卫市交流。参加活动的成员包括驻华使馆外交官、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中国援外学员之家成员代表、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学者等。我校来自尼日利亚的OGALA,DEBORAH ELEOJO和来自布隆迪的BIGIRIMANA,OLINCA两位国际硕士学员应邀参加。...
6月13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展示了627个本科专业的排名结果,共1103所高校的31414个专业点上榜。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排名层次为A,服装与服饰设计、网络与新媒体等6个专业排名层次为B+,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等7个专业排名层次为B。 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是我校专业数量最多的二级学院,全部五个专业均上榜,其中,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表现耀眼。自2021年以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连续四年实现排名跃升,...
中华女子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开创新时代女子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优秀女性人才。一、扛起政治责任,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学校坚持上好“大思政课”,学校主要领导带头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6月1日至2日,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上,首次亮相的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参赛团队发挥出色,成功斩获多个奖项。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师生合影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116所高校共428名国际中文教育及相关专业的选手参加。选手们在两天的时间里,通过说课、讲课、中英文问答及中华才艺展示等环节的激烈角逐,通过预赛、决赛两轮比拼,决出最后名次。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的三位同学,...
近日,由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的“行走的思政课”第四季《红星耀北方——走进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正式上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平台和北京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这是我校具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具体举措。 “行走的思政课”目前已经形成了博物馆系列、家庭会客厅系列、革命场馆系列、传统文化系列、...
5月22日晚上,学校30余名选修《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同学们,与学校党委书记刘亚玫、服务保障部部长刘振华、教务部部长丁占罡以及刘振辉、张博林两位任课教师一起在学校食堂开展了以“农耕文明——包饺子”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分为三个组,刘亚玫书记和刘振华、丁占罡部长一行分别加入其中,手把手教学生们揉面、醒面、切剂子、擀皮、包馅、封口,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包饺子的技能。老师们一边包一边与大家谈学习、聊专业,...
5月15日下午,中华女子学院2020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专场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人民日报、中国网、腾讯、新浪、全球纺织网、澎湃新闻等多家主流及知名媒体平台进行相关报道,浏览点击率突破二十万,毕业优秀作品在中国妇女、中国大学生时装周、中华女子学院微信视频号同步展示。 中华女子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作为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以“一个强化、两个体系、三个核心”为专业特色,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全面加强协同育人机制,...
5月16日下午,科研管理处组织了学术交流季“名师名家讲座”,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延春做了题为“首都城市治理”的学术报告。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院长刘利群对孟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对孟教授作为国家“双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在专业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表示高度赞扬。刘利群指出,希望通过开启学术交流季,推出更多的名师名家讲座,...